东华大学
标题:
海上初心•上海出新|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20周年院庆活动预告
[打印本页]
作者:
心之水选择
时间:
2016-12-8 13:28
标题:
海上初心•上海出新|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20周年院庆活动预告
来源|上海设计学院
编辑|廖垣
国美之路 上海设计之路
「海上初心•上海出新」
——暨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成立 20 周年院庆活动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设计与艺术的发源地;上海是中国当代设计艺术的聚光灯、显微镜;上海还是当下设计艺术的试炼场、荣耀台及埋骨场。
上海远比一般城市来得丰厚和沉甸,我们已经不能仅仅用都市来定义她,更精准的描述应是“大都会”,上海城市发展的速度已超越设计学科的更新迭代,设计教育原有的远瞻近助的能力也脱节于都市发展,如何将设计与都会融通与共进,这正是 1996 年中国美术学院建立上海教学流脉的初心。
时值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创办 20 年之际,学院将以“海上初心”和“上海出新”为题,分别以“海上初心”1 个主题高峰论坛和 4 个分论坛以及5个专项论坛的形式对应中国美院上海办学的原初用心,用“上海出新”为题的 4个专题展览对应 20 年执念坚持的成果。
日程总表
TIME
时间
活动内容
11/16
“延时:1996 - 2016”——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成立二十周年展开幕式
地点: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校内展厅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春晓路109号)
11/17
国美上海之路设计展——亚洲海报设计展开幕式
地点:上海张江当代艺术馆
(上海浦东新区祖冲之路419号)
中外嘉宾报到,入住上海张江美居酒店
(部分专家11
月18日报到)
地点:上海张江美居酒店
(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科苑路1500号)
11/18
上海设计学院成立二十周年院庆开幕式
地点:上海张江美居酒店
(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科苑路1500号)
主题高峰论坛
“海上初心 • 上海出新”国际设计论坛
地点:上海张江美居酒店
(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科苑路1500号)
11/19
分论坛1
“STEAM +创新教育思维研讨会” 研讨会
地点:上海张江美居酒店
(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科苑路1500号)
分论坛2
“跨界融合趋势下国际设计学交叉学科建设比较研究”
研讨会
地点:上海张江美居酒店
(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科苑路1500号)
分论坛3
“全球化语境下的时尚产品设计学科建设” 研讨会
地点:上海张江美居酒店二楼达利厅
(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科苑路1500 号 )
分论坛4
2017 上海设计学院与欧盟 5 国“5+1 设计畅想”联合设计创作营研讨会
地点:上海张江美居酒店
(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科苑路1500号)
11/20
国内外专家赴中国美术学院南山象山校区参观
三系校友联谊
地点: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校内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春晓路109号)
11/22
专项论坛1
高等艺术院校学分制教学改革国际研讨会
地点:上海张江美居酒店
(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科苑路1500号)
11/23
专项论坛2
设计驱动未来——青年设计人才培养计划研讨会
地点: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博大道1929号)
11/24
专项论坛3
传统织物的传承与创新设计国际研讨会
地点:上海张江美居酒店
( 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科苑路1500号 )
专项论坛4
启动都市科艺中德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智能生活与设计责任研讨会
地点:上海张江美居酒店
( 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科苑路1500号 )
12/4
国美上海之路设计展——
“三人行”摄影展暨开幕式
地点:上海张江当代艺术馆
(上海浦东新区祖冲之路419号)
12/7
“十 +”上海国际音画交互艺术设计展演
地点:上海浅水湾文化艺术中心
(上海市普陀区宜昌路179号)
12/8
专项论坛5
“十 +”上海国际音画交互艺术设计展暨都市科艺音画舞台研讨会
地点:上海壹号码头艺术酒店
(上海市普陀区宜昌路130号)
活动详细介绍——
论 坛
11 月 18 日
“海上初心 • 上海出新”国际设计论坛
负责人:吴小华、韩绪
主旨:
“海上初心”主题高峰论坛将邀请国内外专家围绕“时尚流行与生存尊严、超越范式与有限共生、设计融通与谱系路径”展开讨论,以论坛、会议、讲座等形式深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探讨思考设计与大都会的关系,以期重新定义新都市、新生活、新出行、新玩赏、新居住、新交流等的坐标、空间、维度。
邀请来宾与专家:
钱晓芳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
许 江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刘 正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
杭 间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 (待定)
高世名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 (待定)
宋协伟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
柳冠中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责任教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理事长
汪大伟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何 洁
中国美术家协会平面设计艺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实验中心主任
娄永琪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院长
方晓风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助理、《装饰》杂志主编
长泽忠徳
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校长
林磐耸
原台湾师范大学副校长
皮特·劳埃德
英国南安普顿索兰特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
保科豊巳
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副校长
大卫·凯斯特
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媒体艺术学院教授
尤斯图斯·泰内尔特
德国达姆施塔特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
克里斯托弗·百万
法国北加莱公立高等艺术学院教授、影像艺术系主任
刘华智
澳门著名品牌设计师
篠原規行
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校长辅佐
(专家排名按发言顺序)
活动议程安排:
9:00 - 10:00 院庆开幕式10:30-12:25 论坛上午场14:00-17:00 论坛下午场17:00-18:00 休息
会场:上海张江美居酒店 ( 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科苑路 1500 号)
11月19日
“STEAM + 创新教育思维研讨会”
负责人:程斌、郭磊、范佳敏
主旨: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以发展美院人文传统、依托上海地域特点、融合国际都市优势、突出城市设计亮点、构筑设计教育高地、塑造求是创新人才为目标进行的新学科构建,结合国外 STEAM 教育模式思考如何完善拓展更进一步的 STEAM +教育模式,即依托上海独有的国际视野衍化诸如 STEAM + 创业 ,STEAM + 品牌,STEAM + 生活方式,STEAM + 创新思维等众多教育模式的全新尝试,以此为契机举办本次国际研讨会,本次研讨会将以论坛、会议、讲座、Workshop 等形式深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探讨 STEAM +教育的理念下新型数字艺术人才培养模式。
邀请来宾与专家:
英戈·奥夫曼斯
德国汉堡美术学院教授
林俊廷
新媒体艺术家、青鸟新媒体艺术艺术总监
大卫·凯斯特
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媒体艺术学院教授
崔鲁海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教师
崔西·布伦南
爱尔兰科克理工学院克劳福德艺术与设计学院美术与设计系主任
代晓蓉
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
王亦飞
鲁迅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院长
汉兹·尤根·克里斯坦
德国柏林艺术大学教授
向 帆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安托万·马尼尔
法国里尔邂逅试听协会主任
叶维中
SIGGRAPH 上海 Chapter 主席
艾伦·格鲁麦斯
荷兰海牙大学认知科学专业、IT和设计学院讲师
(专家排名按发言顺序)
活动议程安排: 9:00 - 12:10 研讨会上午场13:25 - 16:40 研讨会下午场
会场:上海张江美居酒店 ( 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科苑路 1500 号 )
11月19日
“跨界融合趋势下国际设计学交叉学科建设比较研究
”
研讨会
负责人:冯节、禇军刚、李辉
主旨:
设计在知识经济、互联网 + 时代意味着重新定义包含城市规划、环境生态、交通工具、商业业态、人居空间、消费模式、产业变革和知识加工增值与智慧创新的过程。在我们生活的 Anytime、Anywhere、Anyway、Anybody、Anything、Anysector,设计的类型被重新划分为“创新引领型、用户目标型和痛点导向型”,设计将串联起新的产业链和创新链。原有的设计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跨界融合、协同创新是设计发展的新范式,也是设计人才教育探索的路径。未来设计人才的知识结构取决于教育目标、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机制。值院庆之际,诚邀中外专家汇聚国美上海、共襄未来的设计教育发展、交叉学科建设的研讨。
邀请来宾与专家:
大野木啓人
日本京都造型艺术大学教授、副学长
克里斯托弗 • 百万
法国北加莱公立高等艺术学院教授、影像艺术系主任
吴 迪
新加坡 Neuni 集团 首席执行官 & 创始人
李建河
韩国韓瑞大学校建築系教授、亚细亚文化环境研究所所长
山崎宣由
东京艺术大学设计学科副教授
米契尔汉恩
英国利兹大学设计学院(原院长)教授
李玉兴
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部教员、敦煌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邵 健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韩 挺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
张歌明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教授
吴庆东
浦东新区规划院院长
陈 强
同济大学城规学院建筑学博士
邓小骅
同济大学《时代建筑》杂志社编辑
胡洁明
东华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
黄 耘
四川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系主任、教授
雷凯瑟
德国公共艺术家
刘基贤
广东顺德斑马群集团董事(城市空间设计系教学基地顾问)
潘 虹
广东顺德斑马群集团总经理(城市空间设计系教学基地负责人)
秦 毅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副教授、青年作曲家
杨青青
上海戏剧学院创意学院副教授、时尚创意艺术专业带头人
张 建
上海交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赵志庆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学院院长
(专家排名按发言顺序)
活动议程安排: 9:30 - 12:00 研讨会上午场13:30 - 16:30 研讨会下午场
会场:上海张江美居酒店 ( 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科苑路 1500 号 )
11月19日
“全球化语境下的时尚产品设计学科建设
”
国际研讨会
负责人:叶红、陈洁、徐治国
主旨:
全球化语境下的时尚产品设计学科建设如何适应形势?此次研讨会将用更宽的视野,在更深的层次,对产品设计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进行深入探讨,从国际化程度、社会化程度、新学科拓展状况切入,提出问题,分享经验,交流体会。我们将共同思考如何在教学内容上以多元化知识结构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发挥;如何在教学手段上以多样选择促进学生个性化的能动反应;如何在教学实践上以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自我实践能力的提升。进而从教育思想、专业特色、培养目标、教学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社会需求、学研产融合模式等具体方面进行细化讨论。我们期待此次讨论有利于更新时尚设计、产品设计教育观念,推动产品设计教学改革,提高产品设计人才培养质量,为时尚设计、产品设计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和学术竞争力提供学理支撑和实践指导。
邀请来宾与专家:
皮特 · 劳埃德
英国南安普顿索兰特大学艺术设计与时尚学院院长
尤斯图斯 · 泰内尔特
德国达姆斯塔特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
塔玛拉 • 阿尔布
美国帕森斯设计学院时尚设计系副教授
朱钟炎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设计创意学院、汽车学院教授
百々徹
京都造型艺术大学教授
萨拉 • 拉迪夫
英国南安普顿索兰特大学建筑与设计实践课题组负责人
梁惠娥
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教授
沈 卫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教授
雷 达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教授
(专家排名按发言顺序)
活动议程安排: 9:00 - 11:15 研讨会上午场 13:30 - 15:00 研讨会下午场
会场:上海张江美居酒店 ( 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科苑路 1500 号 )
11月19日
2017 上海设计学院与欧盟 5 国“5+1 设计畅想”联合设计创作营研讨会
负责人:吴小华、韩绪、段卫斌、陈洁、孔琼珮
主旨:
论坛围绕 2017 上海设计学院与欧盟 5 国“5+1 设计畅想”联合设计创作营主题“纹——文脉与流行”展开讨论。“纹”,可以是人类远古至今的文脉留痕,也可以是自然万象的岁月烙印,更可以是人类思想火花的显性胎记。“纹”,横梗于东西,纵贯于古今,并不以国家、种族、地域、时间轴为分野,它是维系着、切换着这个星球的纽带,时而显性,时而隐性,用如人饮水或出其不意的方式提醒我们它的存在。以“纹”为出发点,涵盖不同设计专业,从最传统的基底里挖掘现代时尚设计可用的元素和语言,回到历史中去寻找真正超越性的、进步的思想,在东西方地域和古今时限中去发现这始终顺畅穿越的“第六元素”。
邀请来宾与专家:
欧盟五国
皮特·劳埃德
英国南安普顿索兰特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
崔西·布伦南
爱尔兰科克理工学院克劳福德艺术与设计学院美术与设计系主任
安托万·马尼尔
法国里尔邂逅试听协会主任
英戈 · 奥夫曼斯
德国汉堡美术学院教授
艾伦 · 格鲁麦斯
荷兰海牙大学认知科学专业、IT 和设计学院讲师
(专家排名按发言顺序)
中 国
吴小华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助理、上海设计学院院长
韩 绪
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
段卫斌
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副院长
陈 洁
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时尚产品设计系主任助理
(专家排名按发言顺序)
活动议程安排:
15:30 - 17:30 欧盟五国代表与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领导研讨
会场:上海张江美居酒店 ( 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科苑路 1500 号 )
11月22日
高等艺术院校学分制教学改革国际研讨会
负责人:段卫斌、曹燕凤
主旨:
“高等艺术院校学分制教学改革国际研讨会”邀请了来自美国、德国、英国、日本和我国国内相关院校的专家学者,围绕如何更好的在艺术院校实施学分制这一主题召开国际学术研讨会议,共同探讨学分制在高等艺术院校中更有效的实施之路。
邀请来宾与专家:
莎拉 • 拉蒂夫
英国南安普顿索兰特大学建筑与设计实践课题组负责人
宋协伟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教授
笠松庆子
首都大学东京大学院系统设计研究科、系统设计专攻教授
段胜峰
四川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朱钟炎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设计创意学院 /汽车学院教授
戚跃春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雷 达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教授
大卫 · 凯
斯
特
上海音乐学院新媒体研发中心主任
韦 芳
四川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
翁震宇
中国美术学院教务处处长、教授
相野谷威雄
VDS 株式会社社长、首都大学东京服务型机器人孵化中心(serBOTinQ)管理总监
(专家排名按发言顺序)
吴小华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助理、上海设计学院院长
韩 绪
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
陈华沙
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副院长
段卫斌
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副院长
范凯熹
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督导、教授
活动议程安排: 9:00 -11:20 研讨会上午场13:00 -16:10 研讨会下午场
会场:上海张江美居酒店 ( 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科苑路 1500 号 )
11月23日
设计驱动未来——青年设计人才培养计划研讨会
负责人:韩绪、吴小华、孔琼珮
主旨:
由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联合发起的“青年设计人才培养 计划高峰论坛”将于 2016 年 11 月 23 日(周三)08:30-16:00 在上海举行。邀约、共聚中 国设计界的学术力量,共议、探讨当下设计的驱动方向,以达对新生代设计人才培养生态的 共建、共识。论坛将以“设计驱动未来”为主题,围绕“设计”、“青年人才”、“培养生态”、“设 计理论与批评”等关键词展开多方位的探讨。探讨如何发挥设计特长,关注社会问题,服务 民生,让设计直面社会、直面人的生存境况。希望帮助青年人才搭建国际化平台,交换不同 的见解和想法,传播先锋的理念。促进青年设计人才的成长,并吸引海外人才进行思想的碰撞, 培养一批在设计理论和实践上能够进入世界前沿的新生代设计力量。
邀请来宾与专家:
吴小华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助理、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院长
甘智漪
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馆长
宋协伟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
段胜峰
四川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
凌 敏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韩 绪
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
陈华沙
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副院长
段卫斌
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副院长
韦 芳
四川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
(专家排名按发言顺序)
活动议程安排: 9:00 -12:10 研讨会上午场13:30 -16:00 研讨会下午场
会场: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上海市浦东新区世博大道 1929 号)
11月24日
传统织物的传承与创新设计国际研讨会
负责人:叶红、陈洁、徐治国
主旨:
研讨会的主旨是 “可持续发展与创造性 ",我们将共同探讨如何在保护、研究、传承优秀传统织物的基础上,从中汲取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创造性的应用相关技术和视觉元素,创新设计出具有现代理念和传统文化内涵及传统织物技术相融合的服装、服饰、家用纺织品以及纤维艺术作品,达到传统与当代、技术与艺术、审美性与功能性完美的结合,呈现多元多极的设计风格 ,以满足现代人多元审美的需求。研讨会还将对传统织物的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法和经验进行介绍分享;对中外在传统织物的传承与创新进行比较分析;对中国传统织物影响全球顶级设计的状况进行探讨。本次研讨会将汇集国内传统织物传承与创新方面的著名专家、学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织物)推广出新相关平台的领军人物、纺织艺术设计师,国外著名设计院校相关的学科带头人将应邀演讲。
邀请来宾与专家:
柯林
·约翰
·戴维斯
英国贝特福德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吴元新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塔玛拉 • 阿尔布
美国帕森斯设计学院副教授
潘健华
中国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雷凯瑟
德国公共艺术家
康家琪
中国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基金执行主任、东方国际时尚艺术委员会主席
邵 旻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副编审
蔡佩桦
号集设计师平台负责人
史蒂芬·怀特
Iaction室内设计公司的董事总经理
(专家排名按发言顺序)
活动议程安排:
13:30 - 17:20 研讨会
会场:上海张江美居酒店 ( 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科苑路 1500 号 )
11月24日
启动都市科艺中德国际合作研究项目
——智能生活与设计责任研讨会
负责人:孔莉莉
主旨:
本次研讨会将立足于科艺融合语境下的设计思维与方法的研究,并以此为出发点发掘在解决当下艺术、科学在智能生活领域的热点问题中,具有人文关怀的、负责任的设计所能提供的可能性和方法论,以及该命题在未来设计教育中的引领作用。
研讨会将邀请来自全球三大洲的各国专家,共聚国际创新之都上海,分享他们的设计见解和技术,设计理想与责任。本次活动发言人和与会者包括相关领域的政府官员,工业革命 4.0 专家,设计学院教授、艺术家、设计产业与研究机构代表等。研讨会将秉承科艺融合与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全球化的大视野下,通过以技术、艺术为核心的双驱动,启动国际多边研究机构与企业共同协作的平台,思考与探讨在智能生活背景下,可以融合的设计对社会的责任这一命题,在未来设计与设计教育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活动议程安排:
9:00 - 11:50 研讨会上午场
13:30 -17:00 研讨会下午场
会场:上海张江美居酒店 ( 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科苑路 1500 号 )
12月8日
“十 +”上海国际音画交互艺术设计展暨都市科艺音画舞台
研讨会
负责人:於阗、吴敏洁
主旨:
在数字化时代中,科技呈指数型加速进步,通过科技将视觉与听觉联系起来,不仅转变了艺术家的创作思维与更新创作手法,亦改变了受众的视听体验。
“音”与“画”之间存在重要的相辅相承作用,交互结合有助于感观体验的整体建构,研究其关系的发展动势,推动音画交互向更广更深的层次发展,有利于解决相关行业领域中日渐显露出的同质化等问题。
时值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创办 20 年之际,我们将以“十 +”为题,分别以 1 场展演和 1 个论坛的形式展现当下音画交互的多元性、并提升国内青年人才与国际交流的机会。
其中,“都市科艺音画舞台研讨会”将邀请国内外专家围绕“身份境遇、交互的意义、观念叙事情感、数字与模拟、素材的权益与创新、昨天今天明天”6 个主题展开讨论。
邀请来宾与专家:
高世名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
吴小华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助理、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院长
韩 绪
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
代晓蓉
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媒体学院主要负责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
尤继一
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媒体学院负责人、东方数字媒体研发中心执行主任
姚国强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待定)
Benjamin Bacon
美国帕森斯设计学院教授、音乐家、科技创客、设计师
PandelisDiamantides
阿姆斯特丹声音与视觉艺术家
Ricardo Tapia FernándezMaker
oktopus.tv 工作室、影像骑师(Visual Jockey)、科技艺术融合的研究者、分析师
Jocelyn Esparza Ponce
当代舞蹈艺术家
楼南立
声音艺术家、多媒体艺术家、上海多媒体艺术公司 REFORMER 创始人
汪文伟
独立吉他手、声音表演艺术家
王 萌
放射能工作室创始人
(专家排名按发言顺序)
活动议程安排:14:00 - 17:15 都市科艺音画舞台研讨会
会场:上海壹号码头艺术酒店(上海市普陀区宜昌路 130 号)
展览
11 月16日-11月25日
“延时:1996 - 2016”——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成立二十周年展
负责人:陈华沙、张胶
简介:
“延时”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回溯的可能性,感知变化的可能性。“延时”意味着“历时”,它让我们越过时间的不可及来观看过程,发现变化。
我们邀请了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 20 年来的部分毕业生“重访”学院。他们中每一位都构成着这 20 年“延时”的“一帧”记忆。这次跨时空的“集会”为我们呈现了一次关乎反思的序列。离开学院后,在他们身上增加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投身艺术、致力设计、独立创业、忙于生计,这次的“集会”也会将提供一次“自我重访”,最终反馈于学院以及行将毕业的学生。
“对焦”(Focusing)是在结束 20 年延时曝光后的重新“对焦”,我们展示了学院的 10 位青年教师的个人创作与思考,以此开始一场新的“延时曝光”。回放二十年过往,取得了很多成果,而这远远不够,年轻人就要做年轻人该做的事情,青年的力量将成为学院未来发展的重要导向,最具反思力与创造力的青年教师是驱动设计及其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使上海设计学院永远年轻。
地点: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校内展厅(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春晓路 109 号)
11 月17日- 11 月 30 日
国美上海之路设计展——亚洲海报设计展
负责人:韩绪、程斌
简介:
由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日本中部设计师协会、韩国现代设计协会、新加坡设计协会、台湾平面设计师协会、澳门设计师协会、四川省平面设计师协会共同举办的《亚洲设计师协会海报设计联展》于 2016 年 11 月 17 日将在上海张江当代艺术馆开幕,本次巡回展览汇聚了中、日、韩、新四国 200 位设计精英们300 多幅海报精品,主题为亚洲各国设计师对“色彩”的诠释(自我之色彩、国之色彩、地域之色彩、理想之色彩)。
会场:上海张江当代艺术馆 ( 上海浦东新区祖冲之路419号)
12月4日-12月14日
国美上海之路设计展——
“三人行”摄影展
负责人:罗永进、吴小华
简介:
姚铿,罗永进,郑孟洋,这三位在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任教多年的摄影老师,首次重磅推出三人摄影联展,《三人行》。姚老师是国内早期的自由摄影师之一,多年来不断从事商业影像与艺术创作摄影,作品沉静而理性的表述人间的若即若离,情怀感人真诚。罗老师摄影创作多年,作品如吟游诗人,漫步朗朗乾坤,穿梭岁月与光影之中。郑老师从事广告影像制作多年,近年来已淡出商业广告的摄影而转入艺术与纪实的创作拍摄。致力追求影像真实的力量,传递 " 人 " 的温度。三位老师 ,《三人行》,我看行。
会场:上海张江当代艺术馆(上海浦东新区祖冲之路419号)
12月7日
“十 +”上海国际音画交互艺术设计展演
负责人:於阗、吴敏洁
简介:
中文的“十”字由一横一竖组成,人类最古老的符号之一。“十字路口”,交叉、连接、沟通。符号“+”意为加号,即代表着添加与联合,并不仅是两者相加,蕴含更多的可能。在数字化时代中,科技呈指数型加速进步,通过科技将视觉与听觉联系起来,不仅转变了艺术家的创作思维与更新创作手法,亦改变了受众的视听体验。
时值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创办 20 年之际,我们将以“十 +”为题,展现当下音画交互的多元性、并提升国内青年人才与国际交流的机会。
会场:上海浅水湾文化艺术中心(上海市普陀区宜昌路 179 号)
联谊
11月20日
三系校友联谊
负责人:冯节、叶红、程斌
简介:记忆虽不足以弥补思念,经历却可以恰到好处地诉说,二十年的时光足以见证成长。
正值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二十周年之际,母校诚挚地邀请百忙之中的校友回家看看、加入到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二十周年活动中来;与大家分享毕业至今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无论是校园往事的回忆、还是创业时拼搏忙碌……所有的经历和成就都是财富,母校将以你为骄傲!
活动议程安排:
城市空间设计系
上午:9:30am—11:45am
地点: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1号楼1楼会议室
下午:13:30pm—16:30pm
地点: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3号楼3楼报告厅
时尚产品设计系
下午:13:30pm—16:30pm
地点: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3号楼2楼玻璃房
数字媒体设计系
下午:13:30pm-15:30pm
地点: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1号楼1楼会议室
出品: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中国美术学院新闻中心
CAA全媒体工作室
投稿邮箱:caanews@caa.edu.cn
微观国美 私享平台
微信号:caa1928
中国美院官方网站:
http://www.caa.edu.cn/
CAA Official Site:
http://en.caa.edu.cn/
欢迎光临 东华大学 (http://www.youxinren.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