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6中非国际纺织服装论坛 | 东华与非洲有故事

[复制链接]

90

主题

147

帖子

68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8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9 03:54: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订阅关注东华大学校方微信 说到非洲,你能想到什么?是广袤的草原,壮观的动物大迁徙,还是热情如火的非洲人民?
其实,非洲除了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风物人情之外,还有丰富多彩的纺织服装文化。可惜的是,受各种因素和条件限制,非洲的纺织服装产业一直处于边缘化的位置。8月3日,由东华大学与肯尼亚莫伊大学合作举办、莫伊大学及莫伊大学孔子学院承办的2016年中非国际纺织服装论坛暨中非文化交流论坛在肯尼亚蒙巴萨落下帷幕。
这是该论坛首次登陆非洲国家。来自东华大学以及肯尼亚、乌干达、苏丹、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津巴布韦等十余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近50位专家学者和嘉宾与会。
中非两地专家普遍认为,中非在纺织服装教育及相关产业领域合作前景十分广阔。 论坛知多少 2015年  为建立一个中非纺织服装领域专家和学者交流的常设机制,由东华大学提议并组织了首届中非纺织服装国际论坛。2016年    论坛首次登陆非洲国家,在去年基础上新增了中非文化交流内容,旨在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和供给侧改革举措,促进中国和非洲在纺织和服饰文化方面的交流,帮助非洲国家尽快恢复和提升纺织和服装产业。 观点连连看 刘显法中国驻肯尼亚大使本次论坛具有深远意义和现实价值,东华大学莫伊孔子学院在推动中肯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由此带动中肯在科技、人才培养和文化等方面更为深层次的交流合作。崔运花东华大学党委副书记“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意义深远,未来东华大学将继续坚持发挥自身的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积极投身教育援非、人才援非,为“一带一路”战略深入推进和中非友好合作交流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理查德·米贝肯尼亚莫伊大学校长首次在非洲肯尼亚举办纺织服装论坛意义重大,孔子学院为双方的合作拓展了新平台,期待将教育和科研合作延伸至更多非洲国家和地区。顾伯洪教育部长江学者东华大学纺织学院教授东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东华大学国际合作处处长中国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大和最先进的纺织工业,而非洲纺织服装工业处于被边缘化的位置。非洲相对落后的纺织服装教育体系和基础工业现状,使得中非纺织服装教育和工业拥有巨大的合作空间。邱夷平论坛发起者之一东华大学纺织学院教授要发展纺织服装工业,教育必须先行,人才培养必须先行。 一带一路,东华在行动 肯尼亚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终点之一,早在600多年前,郑和就已来到肯尼亚海岸,将瓷器、黄金、丝绸等物品带到肯尼亚,也将非洲的斑马、羚羊等带回中国。中肯两国关系源远流长,中国是肯尼亚目前最重要的发展伙伴之一,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已和肯尼亚的发展战略密切相连。东华大学积极发挥学科科研和国际合作特色优势,对接国家战略,并在十三五规划中,将中非合作列入“12211” 外延发展重要内容,通过重点推进“中非高校20+20合作”教育援非项目、加强与肯尼亚莫伊大学合作办好孔子学院、加强具有学科特色的智库建设等举措,更为精准深入地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2010年,东华大学获批教育部“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为非洲国家培养纺织专业高级专门人才。作为以纺织、服装、材料等学科见长的高等学府,东华大学与非洲高校的学术交流与教育合作由来已久。学校许多相关学科专业的知名专家、教授都投身到教育援非的队伍中来,助力非洲高校纺织服装人才培养。他们不仅面向肯尼亚等非洲国家招收留学生,为学生传授专业的纺织教育知识,还不远万里“主动送上门”,依托类似中非国际纺织服装论坛等学术交流机会,千方百计地与非洲同行切磋交流技艺,实地问需于“非”。2015年,东华大学在莫伊大学建立了全球首所纺织服装特色孔子学院,肩负起汉语言教学和中国文化传播的重任。当前,东华大学更是积极致力于搭建中非纺织服装和中非文化交流平台,努力探索教育援非的内涵及实效,将中非和两校之间的合作推向新阶段。文字: 顾伯洪  耿绍宁  赵晓临  向娟图片提供:邱夷平  耿绍宁  周磊,部分取自网络DHUers微信名称:东华大学  权威发布 信息分享 服务师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