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5月31日下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19年“悦读经典”活动在东华大学开展了“读原著,学经典,悟党史,明责任”专题研讨读书活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本科学生第二支部与东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卓越专业学生党支部的党员们齐聚一堂,共读经典。
本次活动以《马克思导言》为共读篇目,特邀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王银春老师为主讲嘉宾,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本科学生党员第二支部书记苏畅、本科学生党员第一支部副书记韩笑带队,东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党建工作指导老师彭湘陵,院团委书记姜霖霖,专职辅导员张政出席活动。东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卓越专业学生党支部书记刘欣怡主持。
读原著、学经典
王银春老师介绍《马克思导言》是一部马克思生前并未完成的手稿,写于1843年底至1844年1月,1844年2月发表于《德法年鉴》。马克思认为黑格尔国家学说要论证的核心命题在于:“具体的自由在于特殊利益体系和普遍利益体系的同一性。”
在导论中马克思第一次从哲学角度来阐述“无产阶级”,认为无产阶级是普遍性的,是哲学的物质力量,而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精神武器。“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能消灭自身。”无产阶级追求的是“人的完全恢复”,是“以宣布人是人的最本质这个理论为立足点的解放。”列宁评价这篇导论是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转变,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
悟党史、明责任
党员同志们在讲座之后感触深刻,东华大学学生党员乔帆、牛童、董震恒,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生党员陈霖、肖悦、傅晓红也纷纷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自己的感悟,主讲嘉宾王春银老师积极回应,现场交流气氛热烈。
来自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肖悦同学表示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这本书比较难读,所以在阅读的时候为了理解,参考了马克思的写作背景。她认为无产阶级的观念其实是马克思未来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马克思批判了国家可以作为国家与市民之间的调节,从三个角度有力地论证了,因此马克思提出要建立无产阶级。
东华大学的牛童同学着重分析了导言当中的一句话:“宗教给人的是人心灵上的慰藉,但是这种幸福是虚幻的。”他联系到现在非常多的青年人沉迷于网络游戏,这些只能够给人带来暂时的快乐,虚幻的快乐长时间是不可能成为现实的,因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尤为重要,作为青年人,要多阅读,多学习。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傅晓红同学提到一方面是从思想上做到爱国,另外一方面是从实践上做到爱国。前者是马克思在有能力看清了现实,而第二种是指马克思从建立自己的世界观,而后推翻了世界观,最后再重新建立,其实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作为青年人要时刻将自己的前途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悦读经典”活动至今已举办三年,通过开列书单、专家导读、学生研读、线上线下同步分享交流等形式,带领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著作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典理论著作,引导学生读原著、学经典、读党史、讲党史。此次活动与以往的“悦读经典”活动一脉相承,读原著,学经典,悟党史,明责任,从理论联系到实践,从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意义非凡。两个学院的学生党员思想相互碰撞,在学习思考中,在实践领悟中,持续修炼初心的定力,对标使命的航向,在学思践悟中,不断让初心和使命在党的事业的“大熔炉”里砥砺、淬火。
工商管理学院基层党建
2019年6月3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