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学术论坛】
第29期——互联网+:变革世界的力量
征文通知
一、 论坛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学术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及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共同指导,由校团委和各院系联合主办的品牌学术活动。以构建高起点、大范围、多领域的博士生学术交流平台为己任,以促进各学科交叉融合、拓宽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全面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为目的,由在校博士生自主组织,以博士生互动交流为主要手段,同时积极发挥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的指导作用,帮助博士生开阔视野、启迪思想、提高创新能力。
历届论坛涵盖了专家特邀报告、优秀博士生学术报告、学术沙龙、体验式培训、互动娱乐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学术论坛第二十九期——暨『互联网+:变革世界的力量』学术论坛将于2015年12月12日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举办,本次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研究生会承办。
二、 论坛主题
“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制定,将会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更好发展。本次论坛以“互联网+”为切入点,设立四个分论坛,分论坛主题分别为云与大数据、高性能计算、互联网信息安全以及物联网。
其中四个分论坛具体内容如下:
1. “互联网+”的基石:云与大数据
生产率的进一步提升、商业模式的创新,都有赖于对数据的利用能力,而云计算、大数据基础设施为用户便捷、低成本的使用计算资源打开了方便之门,是“互联网+”仰赖的基础设施。
2. 高性能计算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飞速发展,人类对信息处理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石油勘探、气象预报、航天国防、科学研究等需要高性能计算机,金融、政府信息化、教育、企业、网络游戏等更广泛的领域对高性能计算的需求也迅猛增长。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对高性能计算的需求必定更为广泛和深刻。
3. 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安全
互联网与生俱有的开放性、交互性和分散性特征使人类所憧憬的信息共享、开放、灵活和快速等需求得到满足。网络环境为信息共享、信息交流、信息服务创造了理想空间,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巨大推动力。然而,正是由于互联网的上述特性,产生了许多安全问题。
4. 互联网的未来:物联网
互联网发展的终极形态是物联网,互联网的诞生推动了信息爆炸与全球化进程,接入互联网的主体从固定地点到每一个人再到未来物联网时代的万物互联,人类将全面进入数字化生存的时代,人类的生活,社会结构,工业生产都将为此改变。
三、 征稿说明
1、本活动面向上海交大和其他高校的全体硕士生、博士生进行征文,同时鼓励对本次论坛主题感兴趣的硕士生、博士生于活动当天去现场旁听。
2、本次征稿分为两种形式,具体要求如下:
(1)已发表论文需参考《论文全文模板》(附件1)提交论文全文;
(2)未发表论文需参考展板(附件2)提交论文摘要;
3、所有论文将由论坛筹委会统一组织评审,并最终确定录用资格。来稿一律不退,请自留底稿。论文及论坛期间产生的学术成果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论坛接收的论文不公开发表,只是整理收录为论坛论文集,作为内部资料保存和交流。如果作者不愿意收录,请在投稿时说明要求即可。
4、请于2015年12月2日前将报名资料(论文全文或者论文摘要)一并发送至邮箱bssxslt2015@163.com,邮件标题请使用“第二十九期博士生学术论坛+姓名”;
5、被论坛组委会录用的文章将在2015年12月8日前公布。
四、重要事件时间节点
论文报名开始:2015年11月11日
投稿提交截止:2015年12月2日
论坛录用通知:2015年12月8日
与会回执提交:2015年12月9日
论坛举行时间:2015年12月12日
五、论坛议程
时间:12月12日上午9:00 地点:图文信息楼八楼(暂定)
第29期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学术论坛开幕式
博士生学术主论坛嘉宾报告
优秀论文颁奖
全体参会人员合影
时间:12月12日下午1:30 地点:陈瑞球楼(暂定)
分论坛嘉宾学术报告
分论坛博士生学术报告
六、活动奖励
1、所有参与投稿的选手均获可得论坛提供的纪念品;
2、获奖选手除论坛提供的大奖外,还有机会在论坛当天进行宣讲,并获得名师点评。
七、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第29期博士生学术论坛组委会 邮编:200240
投稿邮箱:bssxslt2015@163.com
联系人:汪仁智 18721892064 wangrenzhi1992@163.com
朱禹萌 18817560432 2447023286@qq.com
耿 玲 15821937825 lingg_zju@163.com
“投稿”报名截止日期:2015年12月2日24时
附件下载:http://pan.baidu.com/s/1uS922
(点击阅读原文)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学术论坛
编辑|唐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