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东华大学和上海市中国工程院院士咨询与学术活动中心共同主办的“纺织印染工业用风险化学品的识别与替代”高层论坛,近日在上海宾馆举行。
纺织品加工的全过程中,特别是印染加工,所用化学品涉及的染料品种极多。为有效控制纺织工业中有毒有害化学品的使用,2013年东华大学承担了有关化学品风险评估的863计划重大项目的子课题“纺织化学品的危害识别与替代技术”,课题组长为杨一奇教授。 本次学术活动是该子课题进行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学部副主任、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魏复盛院士,东华大学副校长俞建勇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孟伟院士,东华大学郁铭芳院士,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蒋士成院士,西安工程大学姚穆院士,中国工程院二局副巡视员王元晶等院士、领导及来自行业协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约100位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
东华大学教授周翔院士主持开幕式,对举行论坛的背景进行介绍。论坛邀请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孟伟院士、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魏复盛院士、东华大学陈建刚副教授、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查金苗副研究员、南京大学史薇副教授、东华大学奚旦立教授、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张玉高研发总监、必维国际检验集团马海青博士、亨斯迈纺织染化(中国)有限公司高明华经理和广东德美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吴少新项目总监等10位专家,分别围绕“水环境特征污染物现状、风险评估和管理”、“有害化学物质的环境暴露风险评价”、“纺织化学品的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化学替代品环境危害和风险评价”、“典型化工区化学品风险甑别与控制技术研究”、“纺织用化学品的禁用、限用及其方法”、“溢达化学品管控经验分享”、”纺织品禁用化学品的检测状况”、“活性染色的新变革——爱环达SE”和“顺应时代潮流,加强环境保护”等内容作报告。与会代表围绕主题进行了讨论。
会议结束前,周翔教授对论坛活动进行小结,她认为十个报告都很丰富多彩,从不同的角度,对风险化学品的识别替代介绍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四段报告,各有特点。 上午第一阶段两位院士的报告,体现了跨学科的交流合作,从大环境的高度,同时结合纺织工业,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得到很高的指导。 第二阶段的报告内容是863项目里面的三个子课题,陈建刚副教授的报告是关于纺织化学品的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查金苗副研究员的报告中最突出的就是替代品与被替代品的危害性和风险的评估;史薇副教授的报告,选择一个国家级的化工园区为代表,对化学品进行筛检,并对危害性进行了分析和反向跟踪。 第三阶段则从不同的视角对化学品的管控提出了建议,奚旦立教授在印染废水处理方面的积累了多年经验,在化学品的管控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张玉高研发总监全面介绍了溢达在化学品管理方面的经验;马海青博士从检测行的角度,分析了纺织品上限/禁用化学品的检测状况,有一定的前瞻性。 第四阶段则是两家化学品公司在风险化学品的替代、产品碳足迹的评估、节能环保技术的开发等方面所做的很多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