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英教育深入合作:交流,原来可以改变这么多

[复制链接]

107

主题

163

帖子

74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4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0 10:43: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自《人民日报》, 记者:郝 洪
12月6日上午,由中国教育部主办,上海市教委、上海师范大学和英国文化教育协会、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承办的中英基础教育论坛在上海举行。此次论坛以“加强中英合作提升教育质量”为主题,是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四次会议的配套活动之一。
中英基础教育论坛现场(陆嘉辉 摄)
论坛上,来自中英双方的官员、学者、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代表就基础教育问题讨论热烈。论坛之外,中英校际连线、汉语桥英国中小学校长访华、中英数学教师交流等活动收获颇丰。中英教育合作正迎来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
从小学到大学,合作更加多元与深入
  2000年开始的“中英校际连线”项目,已经促成了超过70对中英区域伙伴关系以及超过1000对中英校际合作伙伴关系;2007年启动的“汉语桥英国中小学校长访华”项目,已有超过500名英国中小学校长通过该项目对中国中小学进行深度访问,并发展校际友好合作关系。
  以上海为例,上海与英国教育合作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目前上海与英国有近30个合作办学项目。在上海与利物浦、大伦敦和金融城三个友好城市的合作框架下,双方开展了一系列教育领域内的师生交流、学术论坛等活动。自2009年至今,利物浦市已连续8年选派学生参加“上海国际友好城市青少年夏令营”活动。截至2015年底,在上海高校学习的英籍留学生人数达1086人。
中英数学教师交流场景(学校供图)
  2014年,英国与上海正式启动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作为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的一部分,英国和上海分别选拔数学教师,派至对方学校进行短期数学教学工作,并接受专业发展培训。这一项目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师范大学、英国国家教学与领导力学院、英国卓越数学教学中心共同实施。
除了将经验带到英国,我们的基础教育也在升级
  3年来,中英双方共互派370多名数学教师。今年11月7日,第三批70多名英国小学数学教师来到上海,开展了为期12天的教学交流。他们先在上海师范大学参加一天专业培训,然后走进43所小学数学课堂,现场听课、参加备课研讨以及模拟数学课堂工作坊。
  上海教师的示范教学已经在英国中小学校引起教学变革,英国将上海的“数学教学模式”定名为“上海掌握数学模式”。今年7月,英国政府宣布,未来4年中将投入4100万英镑,继续开展这一交流项目,并让英格兰8000所中小学参与学习上海数学教育经验。
中英数学教师交流场景(学校供图)
  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也为上海的中小学校打开了一扇面向世界、走向世界的窗,拓展了上海教师对教育改革的视野和思考。
  “我们基础教育也在不断变革。”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张民选说,“从今年9月起,上海小学中高年级语、数、外不再进行分数评价,全面实行‘等第制’,就是为了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回归育人本源。”
交流让双方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带来更多机会
  就在中英基础教育论坛召开的前一天,格里宁访问了上海市洋泾菊园实验学校和东华大学,考察上海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这不仅是教育领域的合作,更是民众之间的合作,双方在教育政策上的交流和实际教育过程中的创新将带来更多发展机会。”英国教育大臣贾斯蒂·格里宁说。她表示,未来的交流合作可以拓宽到更广领域、更高层次,比如高校之间的合作。
英国教育代表团一行在浦东洋泾菊园实验学校参观访问(顾超 摄)

英国教育代表团一行在东华大学参观学生服饰作品展(顾超 摄) 


英国教育大臣贾斯蒂·格里宁与东华大学校长蒋昌俊共同为“东华爱丁堡创意产业中心”揭牌(王宇 摄)

在东华大学,格里宁参观了服装创意专业学生作品展,并为东华爱丁堡创意中心揭牌。12月6日,中英高级别人才交流机制大会举行的当天,由清华大学、复旦大学、英联邦大学联盟共同主办的“中英大学人文对话”论坛也在上海成功举办;“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倡议启动仪式同期举行;复旦大学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建立两校战略伙伴关系,共建复旦伦敦政经全球公共政策学院,并计划于2017年正式启动实质性办学。
  “从更多层次、更广泛的交流中,我们能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优势,也了解到自身的不足。”张民选说,“我们也在不断反思,所有这些变革都是一个长期过程,通过开放交流逐渐完善。”
(图片未刊发在本期报纸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